鼻后滴漏综合症是以鼻腔或鼻窦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鼻部疾病。中医认为鼻后滴漏综合症多因肺脾肾三虚,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肺失宣发肃降,脾不健运,肾失封藏所致。
治疗本病,中医着重于调理肺脾肾三脏,健脾利湿,补肾益气,益气固表。常用药方有:
补肺益气汤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桂枝、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温补肺肾。
健脾利湿汤
组成: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扁豆、薏苡仁、陈皮、甘草。
功效:健脾利湿,渗湿行水。
补肾益气汤
组成:枸杞子、山药、茯苓、菟丝子、黄精、山萸肉、当归、川芎。
功效:补肾益气,固表止汗。
中医还外用鼻腔*或洗鼻剂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鼻腔*有:
辛夷鼻炎*
组成:辛夷、苍耳子、薄荷脑、冰片。
功效:清热解毒,通窍利鼻。
黄氏鼻炎*
组成:黄柏、苍耳子、地榆、苦参。
功效:清热燥湿,止血止痒。
中医治鼻后滴漏综合症以调理全身脏腑为主,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鼻后滴漏综合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鼻后滴漏综合症是一种以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脾两虚、痰湿内盛所致。
辨证
肺脾两虚型:面色苍白,形体瘦弱,咳嗽无力,痰多清稀,鼻涕清稀,鼻塞流涕,四肢倦怠,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痰湿内盛型:面部浮肿,形体肥胖,咳嗽咳痰,痰多黏稠,鼻涕黏稠,鼻塞不通,头重胸闷,纳差腹胀,*稀溏。舌苔厚腻,脉濡滑。
论治
肺脾两虚型:补肺健脾,益气化痰。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如加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泻、白扁豆等。
痰湿内盛型:清热化痰,祛湿健脾。方药:清热利湿汤加减,如加入黄芩、黄连、栀子、苍术、茯苓、白术等。
其他疗法
除了内服中药外,还可以配合以下疗法: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涕和黏液。
穴位*:按压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有助于缓解鼻塞和鼻涕倒流。
热敷:用热毛巾敷在鼻部两侧,有助于减轻鼻塞和疼痛。
注意事项
鼻后滴漏综合症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多喝温开水,保持鼻腔湿润。
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戒烟戒酒,避免*鼻腔黏膜。
鼻后滴漏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鼻后滴漏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鼻涕倒流至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鼻后滴漏综合症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辨证论治
1. 肺虚脾弱型
症状:鼻涕清稀量多,咽喉干痒,咳嗽无痰或痰少白稀,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
治法:益气健脾,宣肺止咳。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五味子、紫苏叶。
2. 肾阳不足型
症状:鼻涕稠厚,咽喉疼痛不适,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益气,温肺止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紫苏叶、苍耳子。
3. 脾湿痰盛型
症状:鼻涕黄稠黏浊,咽喉肿痛,胸闷气短,食欲不振,舌苔黄腻。
治法:健脾化湿,清热止咳。
方药:二陈汤加苍耳子、桑白皮。
4. 肺热型
症状:鼻涕黄稠,咽喉红肿疼痛,咳嗽有痰黄稠,口干咽燥,舌红苔黄。
治法:清肺泻热,止咳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鱼腥草、黄芩。
注意事项
中医辨证治疗鼻后滴漏综合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不可盲目用药。
中药治疗需要坚持服用,一般需要 2-4 周才能见效。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性食物,保持鼻腔清洁卫生。
鼻后滴漏综合症是一种鼻涕倒流的疾病,会导致喉咙发痒、咳嗽、气道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鼻后滴漏综合症多由肺气虚弱、脾胃湿热或肾阳不足引起,治法以健脾益肺、祛湿化痰、温肾补阳为主。
1. 健脾益肺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陈皮5克,甘草5克。此方具有健脾益肺、固气止崩之效,适用于脾肺虚弱、气短乏力、鼻后滴漏的患者。
2. 祛湿化痰方:茯苓10克,白术10克,陈皮5克,半夏10克,南星10克,紫苏叶10克。此方具有祛湿化痰、理气宽胸之效,适用于脾胃湿热、痰湿内阻、鼻后滴漏的患者。
3. 温肾补阳方:肉桂5克,附子5克,益智仁10克,菟丝子10克,巴戟天10克,山药30克。此方具有温肾补阳、益精填髓之效,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鼻后滴漏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切勿自行服用。同时,中医治疗鼻后滴漏综合症也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