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颌与非正中颌的差异
正中颌和非正中颌是牙齿排列的两种主要类型。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上颌和下颌中线位置是否对齐。
正中颌
上颌和下颌中线对齐
前牙和后牙的咬合关系正常
微笑时,上唇和下唇的中点与牙齿中线对齐
非正中颌
上颌和下颌中线不一致
咬合关系可能异常
微笑时,唇部中点可能偏离牙齿中线
非正中颌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造成的。常见的非正中颌类型包括:
单纯牙性正中颌:牙齿中线不齐,但骨骼结构正常。
骨性正中颌:上颌或下颌骨结构异常,导致中线不齐。
功能性正中颌:由不良的咬合习惯(如咬指甲或拇指吮吸)造成的非正中颌。
是否需要治疗非正中颌取决于其严重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轻微的非正中颌通常不需要治疗,而严重的非正中颌则可能需要正畸治疗或手术矫正。
正中颌位和正中关系位图解
正中颌位
正中颌位是指上颌和下颌处于中性位置,上颌侧切牙间隙对准下颌中央切牙之间的中线。
头部姿势:自然头位,法兰克福平面与视线平行。
上颌:前牙切缘轻触下唇,上颌磨牙对准下颌磨牙。
下颌:姿势自然,上下前牙唇面轻触。
正中关系位
正中关系位是指上颌和下颌处于咬合接触状态,上颌磨牙尖窝与下颌磨牙沟隙相对。
头部姿势:同正中颌位。
上颌:中央切牙尖端对准下颌中央切牙切缘,磨牙对准咬合关系。
下颌:前牙切缘接触上颌前牙舌面,磨牙处于咬合接触。
图解
[图片]
图解说明
蓝色线:正中线
红色线:咬合面
A:正中颌位
B:正中关系位
意义
正中颌位和正中关系位是口腔颌面检查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正中颌位有助于建立颌骨和牙齿的中立位置,而正中关系位有助于确定咬合关系。通过调节正中颌位和正中关系位,可以纠正偏颌等错颌畸形,改善口腔功能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