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板磨骨是一种整形手术,主要针对下颌骨外侧的皮质骨进行磨削,以改善下颌角过于凸出或咬肌肥厚引起的面部宽大、男性化的问题。
需要磨除的部位:
下颌骨外侧皮质骨:覆盖在咬肌外侧的骨质层,呈弧形分布,是外板磨骨的主要磨除部位。
咬肌附着点:咬肌与下颌骨连接的区域,磨除此处可以松解咬肌与骨头的连接,减少咬肌肥厚造成的下颌角凸出。
下颌骨下缘边缘:磨除此处可以修整下颌骨的轮廓,让下巴看起来更尖细。
术后效果:
术后,下颌角的凸出程度得到改善,咬肌体积缩小,面部轮廓变得更加柔和、精致,给人一种小V脸的感觉。
注意事项:
外板磨骨是一项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神经损伤、血肿、感染等。因此,选择正规的整形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非常重要。
磨骨劈外板和不劈外板的区别
磨骨手术是整形外科中一项常见的颌面整形手术,主要用于改善面部轮廓。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劈开外板。
劈外板磨骨
劈外板磨骨是在下颌骨外板处进行切开,然后将切开的骨块向外翻转,露出下颌骨内板。随后,对内板进行磨削,以缩小下颌骨的宽度,达到改善面部线条的目的。
优点:
能够更有效地缩小下颌骨宽度,改善面部轮廓。
术后效果更加明显,面部线条更加流畅。
缺点:
手术创伤更大,出血量较多。
恢复时间较长,术后疼痛感较强。
可能出现神经损伤或出血等风险。
不劈外板磨骨
不劈外板磨骨是在下颌骨内板处进行磨削,不涉及外板切开。
优点:
手术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
恢复时间较短,术后疼痛感较轻。
风险相对较小。
缺点:
效果不如劈外板磨骨明显,对于下颌骨宽度较宽的情况改善效果有限。
劈外板磨骨和不劈外板磨骨各有利弊。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判断。
外板磨骨,顾名思义,指的是对颌骨外板的磨削整形。颌骨外板是覆盖在颌骨表面的致密骨层,主要位于下颌骨的外侧面。
因此,外板磨骨手术主要针对下颌骨外侧面。术中,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器械,对下颌骨外板进行磨削,以达到缩小下颌骨外轮廓、改善面部线条的目的。
外板磨骨手术常用于治疗下颌骨肥大、下颌角突出等问题。通过磨除部分下颌骨外板,可以缩窄下颌角,使下颌骨线条更加柔和,从而改善面部轮廓,让脸型看上去更加小巧精致。
需要指出的是,外板磨骨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可能会引起术后疼痛、肿胀、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非常重要,术后也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合理的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磨外板术后的增生情况
磨外板术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会引起骨赘增生:
1. 术后活动过多
术后早期活动过多,会增加骨头的受力,促使骨痂形成和骨赘增生。
2. 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会*骨膜和软组织过度增生,导致骨赘形成。
3. 植骨
如果术中植骨,植骨部位的骨痂形成和骨赘增生会更加明显。
4. 骨骼代谢异常
某些骨骼代谢异常的患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骨质疏松症,可能会促进骨赘增生。
5. 既往骨赘增生史
既往有骨赘增生史的患者,术后骨赘增生的风险更高。
6. 手术*作不当
术中过度磨削骨头,或术后切口闭合*,都会增加骨赘增生的可能性。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术后骨赘增生,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活动,根据术后康复计划逐步增加活动量。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避免植骨,或选择自体骨移植。
纠正骨骼代谢异常。
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骨赘增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