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位于面部下方的中央部位,是下颌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呈现为一个U形的骨骼结构,并且具有以下正常特征:
外形和大小:
形状为U形,开口朝上
长度约为11-13厘米,宽度约为8-10厘米
下颌体厚而坚固,下颌角钝圆,下颌枝较窄
表面特征:
下颌体外表面光滑,仅在外侧缘有一条浅沟称为下颌浅沟
内表面附着有舌肌,并有いくつかの血管神經孔
下颌枝的外表面延伸出一条冠突,用于固定咀嚼肌
内表面有一凹陷称为耳状窝,用于连接颞下颌关节
结构:
下颌骨由致密的皮质骨和松质骨组成
皮质骨形成下颌骨的外表面,而松质骨填充内部,形成骨髓腔
发育:
下颌骨通常在出生时就已经形成
它会在青春期继续生长,直到成年早期
功能:
下颌骨是支撑牙齿和形成下颌的基础
它参与咀嚼、说话和面部表情
异常情况:
下颌骨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各种问题,例如下颌后缩或下颌前凸
下颌骨骨裂或脱位也是常见的异常情况
下颌骨是人体唯一的可动颌骨,形状呈“U”形,位于颅骨下方,主要由致密骨质组成,表面有许多突起和凹陷。
下颌骨的主要部分包括:
体部:位于下颌骨中心,呈马蹄形,内面光滑,形成口腔底部。
两个支骨:从体部向两侧分出,呈三角形,与颞骨相连接,形成颞下颌关节。
下颌髁:支骨上端的突起,与颞骨联合成颞下颌关节。
下颌角:支骨与体部连接处的角度,通常为120度。
下颌切迹:体部后缘下方的凹陷,供下颌动脉和神经通过。
颏孔:体部前缘正中的孔洞,供颏神经和血管通过。
下颌骨表面还有许多突起和凹陷,其中最重要的有:
齿槽突:体部上缘的突起,内有齿槽,容纳下颌牙齿。
颊肌附着线:体部外侧面的一条线,为颊肌附着处。
舌肌附着线:体部内侧面的一条线,为舌肌附着处。
下颌骨在咀嚼、言语、表情和呼吸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活动由颞下颌关节控制,允许下颌骨上下、左右移动。
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
下颌骨在颅面骨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上下活动,参与咀嚼、言语等活动。下颌骨有三个基本的位置:上颌关系位置、矢状关系位置和水平关系位置。
上颌关系位置
上颌关系位置是指下颌骨与上颌骨之间的关系。下颌骨可以上下移动,在三种基本位置中,只有中央位处于正常咬合关系。
中央位(Centric Occlusion):下颌骨的位置,上下牙尖尖窝相对,处于咬合状态。
伸位(Protrusive Occlusion):下颌骨向前伸展,下前牙位于上前牙之前。
退缩位(Retrusive Occlusion):下颌骨向后缩,下前牙位于上前牙之后。
矢状关系位置
矢状关系位置是指下颌骨与矢状面的关系。矢状面是通过颅骨中间矢状缝的垂直平面。
正中位(Midline Occlusion):下颌骨位于正中矢状面上,下巴位于正中。
偏中位(Eccentric Occlusion):下颌骨向一侧偏离正中矢状面,下巴偏向一侧。
水平关系位置
水平关系位置是指下颌骨与水平面的关系。水平面是通过两耳孔平行的平面。
水平位(Horizontal Occlusion):下颌骨与水平面平行。
垂下位(Vertical Occlusion):下颌骨与水平面垂直,下颌骨下降到最低位置。
抬起位(Elevating Occlusion):下颌骨与水平面成一个锐角,下颌骨向上拉升到最高位置。
下颌骨在这三个基本位置上的变化,可以满足不同的生理功能需要,如咀嚼、言语、表情等。
下颌骨,是人体面部骨骼中唯一一块可动的骨头。位于面部下方,呈马蹄形,由左右两侧对称的下颌骨体和中间的下颌骨联合组成。
下颌骨体呈长方形,中间稍细,两端较宽。外侧面光滑,内侧面呈凹陷,有下颌舌肌附着。上缘后方有冠突,供颞肌附着。
下颌骨联合位于下颌骨体的中部,呈三角形,两侧连接左右下颌骨体。前表面稍隆,后表面有粗糙的联合面,与枕骨的髁状突形成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咀嚼食物,下颌骨的运动使得牙齿可以相互咬合,完成咀嚼动作。二是语言表达,下颌骨的运动参与了发音过程,尤其是唇齿音。
下颌骨在面部美观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颌骨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会影响面部的轮廓和整体美观。